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寫作四部和聲的要訣 -- edited

前言: 教了二十多年的和聲學,總覺得現在的學生,在處理四部和聲時,雖是盡力,但卻寫得不好。可是,要寫四部和聲,卻是大多數公開考試的常設題目,學生要逃避也不可能。最近AMusTCL 課程快要開始了,我請學生做一條簡單四部和聲習題,好檢示一下他們的寫作能力,嗚呼! 寄過來給我評改的,仍是老樣子,看來學生真的不懂四部和聲寫作的 soft rules 和 hard rules了。

正文:


我認為學生的問題一般出於他們不肯將和聲寫作視為真正音樂的寫作。他們滿腦子只是 letter names。他們數一個 chord 只懂數 A,B,C, 音,但不肯花多一些時間去視唱其 scale degree 音,即 視 1, 3, 5音為 I chord 等。因此,他們的和聲寫作只顯示縱的關係 (vertical) ,卻沒有橫的關係 (linear)。所以很難寫得好 voice leading。他們的四部根本沒有 voice leading ( linear 的一面)。但為何學生不肯改過來呢? 就是因為他們樣樣學習,都只是有洞補洞,急就章的學習,考完試,過關了,就不再對自己有要求,不再練習,不肯扎根,這樣,碰上高一級程度的考試,就不能應付了。所以當學生考完八級後,再上 AMusTCL,他們就應付不了 Bach Chorale 的寫作了。


學生 BR 寫了一個短的 Bach Chorale 習作給我點評他的水平。我看後,不禁搖搖頭。只好趁此機會淺談一下和聲寫作的概念。

1.  和聲進行:

        單看 BR 寫下的 chord symbol,就看出他不明和絃間的進行規則了。
        和絃的進行,由如語言的寫作法則,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你寫一句 simple sentence,一定是 S ---- V---- O,例如: He plays football。
      你不會寫  plays he  football。
      Tonal Harmony 的法則 (harmonic grammar),也與此類同。
 

2. 和聲功能:
  
因為以調性為中心,所以,chord 進行的選擇,第一個考慮因素就是 support/establish tonality。
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們必需先看看 一個音階所能構成的 triads 的 和聲功能。因為這功能 (function) 就與語言的結構類同。

我們可將  I,(vi,iii ) 歸入 tonic function ,主功能。以I Chord 為首,vi chord 為副,iii 為 替代。
又將 IV, (ii,vi) 歸為 PD 或 SD function,下屬功能。以IV Chord為首,ii chord為副,vi 為較次的替代。

然後,將 V ,(vii dim,和 iii ) 歸為 dominant ,D function,屬功能。以 V 為首,vii dim 為副,iii 為替代。

好了,原來各級和絃是有 hierarchy (高低等級) 的。我們常見到的和絃進行,如果要全力 support tonality,其功能就會是 T---- (PD) ---- D---- I  。偶爾 pre-dominant 的和絃不出現也是 可以的。因為最重要的是 dominant 解決到 tonic 這個  process 去 keep tonality。 查實這組和絃的進行,很像語言的 grammar,就是: Tom always Plays Football。
                                                           S       Adv    V        O

                            Chord prg.               T       PD     D        T


從以上的比較,我們可得知,SD/PD 的和絃就等於語言學上的 adverb,拿來 articulate dominant 功能的和絃 (Verb) 出來,而最終的目的地也同樣是 tonic function 的主和絃 。

所以,如果我們去分析一些簡單的和聲題目 ,不難發現,來來去去的和絃進行,都是

I---IV----V----vi,vi----ii---V---I 之類。應付基本和聲的習題,我們應該不會害怕多用這些 function 清楚的和絃。用多了 I,可用 vi。用多了 IV,可選用 ii 代替。偶爾用 iii 來 prolong I 功能。另外,原位和第一轉位的選擇,是要勾劃一個流暢的 bass line 為目的,不是隨意選擇。

當然,要 support 調性,最重要的還是 cadence 裡用的和絃是不能任意改變,要跟足是某個 cadence 種類的要求。

我們光看看 BR 的chord selection: 第一句配絃就有問題:

V   /     V7   iic    V   vii7b (half dim7)   I   vii7b (half-dim7)   /     ii 


第一疑問: 為何弱拍到強拍會用同 bass note 的 V Chord. 我們一般是祈望轉 chord 的,不然就產生了syncopated 的 harmonic rhythm。但 Bach 偶爾會在 樂句 opening 重覆 I Chord,以穩定 Home tonality 先。但不是重覆 V chord.
第二疑問: 為何 V7 進行到 pre-dominant 的 ii,還要是 second inversion,試問怎樣 keep tonality?
第三疑問: 為何 vii7 (half-dim7) 有兩個 leading notes?
第四推問,為何 seven factor of a seventh chord 沒有下行決到 consonant 的音上?
第五疑問,為何 cadence 用的 chords 是 vii7 (half-dim7) 到 ii chord? 這是甚麼 cadence?
第六疑問,為何 有這麼多 second inversion 的 chord 出現? 所有second inversion 的triad 都是有條件的運用,不是像其他原位,轉位的和絃 一樣,隨意運用的。

因此,寫作和聲,基本說來,是需要學生熟知其中的原則和規則。我看先學好和聲的概念,懂得解釋和聲在作品中的作用,再加上多分析大師的作品,看看他們是怎樣運用和聲,選擇和絃,其目 的何在等。然後學生就可以摸彷 masters 去寫作他們的 harmonic style。

學習不離臨摹,在開始的時後,不要急急寫自己的,也不要對自己沒有要求,這樣,我們的寫作才有進步,

我有機會也多寫一些實用的音樂寫作的文章,好與讀者,學生分享個中心得,互相鼓勵。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1-02-28  (published)

3 則留言:

Spencer Chan 提到...

很好的參考文章,呃要精僻!

mei ling 提到...

我不禁要反省一下我的four part writing= =
很同意spencer=)

Mori 提到...

謝謝你的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