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兩首值得懷念的粵語流行曲歌詞

前言:

二十多年前,還沒有開始學習藝術音樂的寫作,我就醉心於寫作粵語流行曲,並填上中文歌詞。當時還加入了業餘填詞人協會,認識了林夕,小美等人。我當時還是彈奏電子琴,所以,對粵語流行曲的興趣是十分濃厚。我的中文寫作,自我衡量,並不算很好,雖然也不算是十分差。可是,這也沒有妨礙我從事寫作。盧國沾老師當時很提倡非情歌的粵語歌詞寫作,所以,我當時也填了不少非情歌歌詞。還參加了一些社區舉辦的新曲新詞作曲比賽,如城市民歌比賽之類。最近,跟弟兄朋友談開粵語歌填詞,所以,我就想起我寫過的以下兩首歌詞,一首是舊曲新詞,另一首是本人一手包辦的新曲新詞。雖是多年前寫的,現在重新看看,仍算是自己較滿意的成熟作品,值得懷念一番。


正文:

還是先看看第一首歌詞。歌曲名稱是: 漫畫家的悲哀,曲調是臺灣一首校園民歌,也忘記了誰是作曲者。





這首歌曲,顧名思義,主要是寫身為漫畫家的一份悲哀。這也可說是所有藝術創作者的悲哀。有朝一日,假如你發覺你的創作力盡失,意念已窮,那怎辦? 坦白說,如果我們的創作是職業,每天都要控空心思,去想出新奇意念,,隨著時間過去,年歲日長,說不定我們也會上演一幕漫畫家的悲劇,不足為奇。


我的感覺也是,年輕時的動力精力都似無窮無盡,永用不完。但隨著日子過去,年華漸逝,遇到挫折多了,夢想也慢慢遠去,創作新意念的樂曲的意慾,都似消失於無形。我教學倒沒有問題,卻常常對學生自嘲說,我正等待突破,到了晚年,我說不定有第三時期風格,即晚期風格的作品出現。所以,慢慢期待吧!

以上的歌曲,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 "讓冷諷,化做懷念"。
當你的作品真的沒有甚麼新意念出來,面對的當然是冷嘲熱諷。這時,我們又可以做甚麼呢?
除了將別人'明窒' 的說話,硬吞下去,還可以做甚麼?

能將冷諷化做懷念,是更昇華的做法。可是,在自嘲之餘,這也更顯出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悲哀。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夢想,又何嘗不會改變!

第二首歌曲,歌名叫做 "最後一遍"。






這首歌是描寫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正準備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到社會工作。主人公也深知現實是,社會是個大染缸,純真的校園生活從始不再。所以他也說: "恐怕青春豪情不會再現"。這時的他的內心,是充滿忐忑不安,但他也要勇敢地面對,試試全程投入這新的人生旅程,所以詞中有一句這樣說: "昨天的我,似在叫囂中蛻變"。我寫這詞時,是用點的手法。描寫主人公一剎那的感情世界。這是盧國沾老師很喜歡的寫詞手法。是忠於那一剎的感情真摯。歌詞也用了一個含有象徵性的舉動,就是閱讀在學時的作業筆記最後一遍,然後明天就迎向人生的新的一頁。歌名就是以這個閱讀命名的。'最後一遍',就是這個意思。

這首詞,我隱隱記得,在一個新曲新詞比賽的初賽裡,拿過六個評判裡兩個給的第一名,一個給的第三名。雖然最後是輸了比賽。

我很喜歡歌詞中的一句,就是 "戲中主角會合我飾演?"

人生的過程中,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有一日,你撫心自問,你能否將命運交予你演的角色演好,你的答案是甚麼?
很好,還是差勁?

天知曉! 不過,我人生的角色也真不討好。或許有盡過力,但肯定的是,有一些角色演得真差勁。可能是性格使然。

無論是順景逆景,我們內心的真正豪情,也無可避免地讓 '浮光如夢' 的'閃跳霓虹' 添上冼鍊,或者,更差勁的是,我們的真正豪情已被銷磨得一光二淨了。

豪情不再,是我暮年的心聲。。。。。。。
社會,真的是大染缸? 抑或是自己的慾念才是汚染的來源?

但我竟在二十多年前已寫出來了。

無論是漫畫家的悲哀,又或是豪情不再,也是自己的人生。

也是屬於自己的。

人生,其本質是無數的選擇。要穿上的角色,無論願不願意,喜歡與否,也是自己的選擇。

所以:

別人說我們一生是幸運,還是不幸,這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曾選擇過。

"It does not matter that our life are regarded as the fortunate or the unfortunate. It matters only if we have made the choice." -- David Leung


全文完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4-03-07 (published)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文字何價? : 電影 "偷書賊" 觀後感

前言:

踏入了2014年,還沒有寫過第一篇文章,皆因在朋友幫助我下,正設計我個人的新網站 (www.davidmusiccenter.com/)。我希望的網站不是純為做宣傳,買廣告,找生活。所以,我的網站也收錄了我這兩年多所寫的大部份文章和詩詞。將來,我也會在新網站陸續發表我已前出版過的有關音樂的學術論文。

當然,我暫時不準備取銷這個個人網誌。各方好友,讀者,仍然可以透過這個網誌,看我的寫作。不過,我也會同時發表我的文章於私人的網站。因此,我也懇請各方有心之好友,抽空流覽這個新網站,予以支持。私人網站的成立是有需要的。或許有一天,google 會像 yahoo 一樣取銷免費的個人 blogger,如有自己的網站,我的文章就不至於沒有發表的渠道。因為,我是算自己是半個藝術家,作家和作曲家。

既然開了新網站,是為了延續發表個人的寫作,因此,這新一年的第一篇文章,就以文字為題,自由發揮一番。
電影 '偷書賊',就啟發了我這篇文章。


正文:


如果有空閒時,我倒邀請各方好友,去看一套電影名叫 "The Book Thief", 中譯 “偷書賊” 。當然,閱讀原著小說也可。據說小說也是真人真事改編。
 
故事背景發生在二次大戰時,一位愛好閱讀,真正了解文字意義的無限與無價的德國九歲小女孩的事蹟。專欄作家高慧然也用了兩天的專欄去談她對這齣戲的感受。
 
我早前去看了電影。在看之前剛好收到一位學生的電郵 ,也道出了她對這戲的欣賞,並說這電影很感人。
 
電影的中心思想,是道出文字本質的價值。文字是甚麼? 為何能長存於人類歷史當中? 有人類存在,看來就有文字記錄。或許有些人認為,文字只是人與人溝通的一個實體記錄。小學課本常說是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忘記了與別人談過的說話,又或對事物的善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發明了文字,以此作為實體的記錄和憑據。
 
可是,電影再次提醒我們,文字的存在和人類思想的永恆是息息相關,永不分離的。人與動物禽獸的最大分別,就是人類是有思想的,所以思想是無價,也因此,文字同樣是無價 。小女孩無錢買書,所以偷書,就是為了閱讀别人的文字。她深知,如果她懂得閱讀文字,就可以進入别人的內心世界,了解別人的感情和思想。這價值是無其他東西可比擬的。如果她懂寫作,她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文字,與別人建立一個可以互相共享的思想和感情的世界。這是現代的溝通工具如 whatsapp,wechat,手電等不能取代。
 
我且不論這電影是否戲劇化了小說的情節,但好的小說,又或電影,總留有精警的句字或對白,可堪回味。
戲中或是原作中有一句對白精彩之極。可惜很多看過電影的朋友都錯過了。現願與各位分享。
 
戲中的男主角是在大戰期間被 Nazi (納粹德國)追捕的 Jew (猶太人)。他躲在女孩子家中的地牢生活。可能是為了解悶,他每天都鼓勵女孩閱讀,表達和寫作。他每天在不見天日的地牢裡,鼓勵女孩給他描述當天的天氣怎樣。他不準許女孩只直述每天天氣的狀況,如今天天晴,或今天下雪等。他要求女孩用比喻去形容天氣,如今天陰霾,她就要說 "today is thunder dark.",而且他更要女孩用說話式的文字去表達自己在這種天氣下的感覺和情緒。是! 用文字講出自己內心感情。
 
他教女孩怎樣用文字表達的方式,和我教學生寫音樂文章都很相似。就是多用比喻去表達,用比較去作樂曲分析。他不止用口頭鼓勵女孩多閱讀,還送了一本空白頁的記事薄給女孩作禮物,鼓勵她要寫作,要用文字記下她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但好景不常,Nazi 的蓋世太保要搜屋捉人,為了確保女孩一家的安全,他一定要逃走。
 
臨行前,女孩捨不得這個後來是她一生的摯友的離開,就死拉著他的手不放,但男主角(比她年紀大很多) 卻對她這樣說:
 
"You never lose me. You can always see me in your words."
 
"妳並沒失去我。妳總能在妳的文字中見到我。"
 
他說這話的意思,不是單單鼓勵女孩寫下自己對摯友別離的思念。而是提醒女孩,每逢她用文字寫作,每論在寫甚麼的時候,就會想起他這個曾經教導過,鼓勵過自己的摯友。只要女孩繼續寫作,無論他日後是死是生,'他' 是永遠地活著,永遠地陪伴著自己。
 
男主角離開後,女孩就發現牆壁上寫著: Writing! (寫作!)
 
所以,女孩就鼓起勇氣,用朋友送的空頁薄,開始用自己有限的文字寫起第一篇日記。
過了不久,現時十四歲的女孩的雙親也在一次空襲中死去了。像很多戰時的孩子一樣,女孩也變成了孤兒。朋友死了,父母也死了,唯一陪伴寂寞的自己,就只有閱讀和寫作。
 
這使我想起二十世紀的哲學家維根斯坦就文字的價值就曾這樣評論:
 
"文字是思想的載體"
 
"Word is the vessel of thoughts."
 
在這裡,我也就這句話添意如下:
 
"文字不單是思想的載體,也是感情的容器,思念的補償"
 
" Word is not only the vessel of thoughts, but also the container of affection, the redemption of the missing."
 
女孩子長大後,成為了一位作家,與男主角的友誼,就像她的年歲一樣長久。
 
突然,我發覺我喜歡文字和寫作,也與似同感。
 
 
 
 
全文完
 
 
David Leung (theorydavid)
2014-03-06 (published)